世界华人钓鱼网 > 钓鱼入门 > 钓鱼百科 > 石巴子

石巴子

石巴子其实就是黄石爬鮡,这类鱼长期生活在长江上游区域,我们能够在长江上游金沙江,岷江水系看到。它属于中小型的底层活动鱼种常匍匐在河流砾石滩上生活,食水生昆虫及其幼虫。肉味鲜美,有一定经济价值。

目录

  • 1外形特征
  • 2生活习性
  • 3分布范围
  • 4钓石巴子的方法

外形特征

1

体长,平扁,背部隆起,腹部平,后部侧扁。头极宽扁。眼甚小。口下位,横宽。唇厚,具小乳突,唇间以皮膜相连。须4对,鼻须扁薄,上颌须全部由宽阔的皮膜与吻部相连,末端尖突。鳃孔小,止于胸鳍基之上。背、胸鳍无硬刺;偶鳍平展,第一根鳍条粗大,腹面有横褶。胸鳍宽圆,不达腹鳍;脂鳍长;臀鳍小。尾鳍近截形。

生活习性

2

常栖息于山涧溪河多砾石的急流滩上,以扁平的腹部和口胸的腹面附贴于石上,用匍匐的方式移动。属于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,食物中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为主,如蜉蝣幼虫、蜻蜓幼虫、石蝇、石蚕、水蚯蚓等,其次为水生植物的碎片及有机腐屑。

雌性的卵巢和雄性的精巢均只有1个,而且很小。产卵期一般在9-10月,卵多产于流速湍急的河道乱石缝穴中,受精卵粘附在石块和砂粒上。雌雄个体的外形区别在于非生殖期雄性肛门后面具有生殖乳突,生殖期雌体腹部突出较高。

分布范围

3

黄石爬鮡分为两种:

青石爬鮡的腹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距离大于至鳃孔下角的距离,上颌须的须状延长部分较短,仅及鳃孔,胸鳍较长,达到或接近腹鳍起点。它分布于四川青衣江上游。

黄石爬鮡的腹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距离小于至鳃孔下角的距离,上颌须的须状延长部分较长,超过鳃孔,胸鳍较短,显着不及腹鳍起点。它分布于青海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的金沙江水系。

钓石巴子的方法

4

由于石巴子生长环境的因素多生长于高原地区它属于高原特产,是一种比大渡河鱼还要贵重一点的鱼类,它喜欢生活中湍急的河水中,前胸有吸盘可以紧紧地吸在石头上,黄色,大的略黑,大小为一俩左右,最大约半斤,肉质极为细嫩可口,只有一根骨头,无鱼刺。

钓点

钓点可以选择在急水区有回流的大石头边缘。在不用浮漂的情况之下将钩放于回流区大石边缘,让钩子缓慢下沉。

饵料

石巴子主要是以食水生昆虫及其幼虫, 如蜉蝣幼虫、蜻蜓幼虫、石蝇、石蚕、水蚯蚓等,其次为水生植物的碎片及有机腐屑为食物,所以我们在垂钓的时候可以选用多种昆虫做饵来钓。

钓竿

钓石巴子准备手竿一直长度在3.5米,采用一杆两钩。

本文标题:石巴子 - 钓鱼百科
本文地址:/rumen/540.html